-
懂得什么是自然,什么是人为,就算是认知的极致了。生命的出现是自然的作用。通过人为保全,便能活到天年。不过,怎么知道我所谓的天年,不是人为的结果呢?怎么知道我所谓的人为,不是自然的作用呢?所以说,这还不算真知。什么才是真知呢?有了真人,才有真知。上古时候的真人,不在乎自己缺少什么。不彰显成就,不谋求私利。他们从不后悔,也从不得意。他们爬到高处不会恐惧,进入水里不会沾湿,身在大火中不感到热。这是因为他们对生命的认知,已处于大道的高度。上古时...
分类:+学习 阅读:116 次 评论:0 次 发布时间:2025-02-26 -
什么样的人,能散发出强大的吸引力,让人忘却其形体的缺陷?答案是:内德充沛与大道相符之人。那么,内德充沛之人又拥有什么样的品质呢?让我们走进《德充符》,跟随庄子去一探究竟。鲁国的王骀,一个受过刖刑而断脚之人,弟子数量竟然与孔子相当。而且,从不见他教授什么,议论什么。但弟子们却能空空而去,满载而归。难道真的有不言的教化,无形的开悟吗?常季把自己的疑惑,说与孔子听。孔子说:“那位先生是个圣人,我以后要去请教他。不止是鲁国,我要叫天下人去拜他为...
分类:+学习 阅读:104 次 评论:0 次 发布时间:2025-02-26 -
庄子处于一个诸侯纷争的乱世,当时的人世尔虞我诈、利欲熏心。无数人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,悬着一颗担惊受怕的心。在那样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,如何寻找到安身的间隙,脆弱的生命该如何安放,这正是庄子在《人间世》中想要表达的。文章前半部分,庄子用三则寓言,从不同角度,层层深入地为我们讲述了入世与处世的艰难,并分别给出了他的应对之道。先看第一则寓言。卫国的国君年轻气盛、行为独断,从来看不见自己的过错,轻率地役使民众,国内死者如填满沼泽的草芥...
分类:+学习 阅读:74 次 评论:0 次 发布时间:2025-02-26 -
在上一篇《齐物论》中,我们讲到,庄子所处的时代,儒、墨、名、纵横等百家争鸣,各自推行着自己的一套是非标准,以博取统治者的青睐。各家之间唇枪舌剑、争论不休,彼此否定对方所肯定的,肯定对方所否定的。所谓的知识,在各家的眼中,已经沦为了满足个人私欲的工具,被用来勾心斗角、攫取功名利禄。所以在《养生主》的开篇,庄子提出:吾生也有涯,而知也无涯,以有涯随无涯,殆已!一个人的生命和精力是有限的,但人心却欲壑难填,这世界又是如此地纷繁复杂,世俗的价值...
分类:+学习 阅读:63 次 评论:0 次 发布时间:2025-02-26 -
《齐物论》的开篇,庄子构筑了这样一幅场景。一个叫南郭子綦的人,在几案上打坐,仿佛意识离开了身体。他的一个弟子颜成子游在旁边侍奉,问道:“怎么回事呢?身体固然能够像槁木一样不动,但心怎么能像死灰一样呢?您今天打坐的状态,好像和之前不一样啊。”南郭子綦表示问得好,他说“吾丧我”。意思是今天的我丧失了自己。丧失了自己,什么意思?南郭子綦并未直接说明,反而扯开了话题,说:“你听说过人籁和地籁,但你没有听说过天籁。”籁就是声音,人籁、地籁、天籁表...
分类:+学习 阅读:65 次 评论:0 次 发布时间:2025-02-26 -
《逍遥游》作为《庄子》的开篇,以奇绝的想象力及浪漫的笔触,勾勒出一个超脱物外、无挂无碍,与天道同游的逍遥之境,其气势恢宏、寓意深刻,实为难得一见的千古雄文。现在,就让我们走进《逍遥游》,去追寻庄子心中的真逍遥。北冥有鱼,其名为鲲。鲲之大,不知其几千里也。化而为鸟,其名为鹏。鹏之背,不知其几千里也;怒而飞,其翼若垂天之云。是鸟也,海运则将徙于南冥。南冥者,天池也。庄子一开始,就为我们呈现出了一个极为宏大而又奇幻的场面。北海一条...
分类:+学习 阅读:65 次 评论:0 次 发布时间:2025-02-2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