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今天,我们来欣赏《庄子·缮性》这篇文章。这篇短文,大体上论述了俗智俗学、俗世外物对生命本真的破坏,使得世风日下,人心不古。开头,作者用一句话总结文章的主旨。他说:用世俗之学问来修养性情,以求回归本真;用世俗之思想来调和欲望,以求达到明澈。这,就叫做闭塞昏昧之人。下面,作者分三段阐述文章主旨。第一段他这样说。古代的修道者,以恬静来涵养心智。心智产生,却不用心智去胡乱作为,这就叫用心智涵养恬静。心智与恬静互相涵养,便会从本性中散发出和顺。德...

    分类:+学习 阅读:6 次 评论:0 发布时间:2025-04-22
  • 今天这这期,我们来介绍《庄子·外篇》中《刻意》这一篇文章。这是一篇议论性质的文章,全文分为三个部分,我们先来看第一部分。克制自己的意志,使自己品行高尚,与世俗相离相异,高谈阔论中充满了批判与不满,只是刻意追求清高而已。这是那些退隐山谷、愤世嫉俗、让自己形容枯槁、甚至是投水赴死之人所爱好的。谈论仁义忠信、恭俭谦让,只是刻意追求美善而已。这是那些抚平世道、实施教化、游历讲学之人所爱好的。谈论伟大的功绩,树立伟大的名声,维护君臣之间的秩序,匡...

    分类:+学习 阅读:9 次 评论:0 发布时间:2025-04-22
  • 上一期的《庄子·天运》篇,还剩下一部分没讲完,我们继续来了解。首先,下面这则寓言,作者借老子之口,阐述对仁义的看法。孔子见老子,跟他谈论仁义。老子说:“米糠迷乱人眼,天地四方颠倒;蚊虻叮咬肌肤,彻夜不得入眠。仁义毒害人心,祸乱莫大于此。你使天下不丧失真朴,自己顺风而动,依德性而立,何需竭力标榜仁义,正如敲锣打鼓,去追逐逃亡之人一样呢?白鹤无需天天洗澡,便能保持洁白;乌鸦无需天天日晒,便能保持漆黑。禀于自然的黑白,根本无需争辩;人为打造的...

    分类:+学习 阅读:7 次 评论:0 发布时间:2025-04-22
  • 天在运行吗?地在静止吗?日月在争相出现吗?是谁在主宰这一切?是谁在维持这一切?是谁在无故推行这一切?或者是被机关控制而不得已吗?还是已经运转而无法自己停止了呢?云的聚合是为了雨的散落吗?雨的散落是为了云的聚合吗?是谁在聚云降雨呢?是谁闲来无事以此取乐呢?风从北方刮起,忽而吹向西,忽而吹向东,忽而在高空回转盘旋。是谁在呼吸吐纳吗?是谁在无故扇动吗?请问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?一个叫做袑的神巫说:“来,我告诉你。天有东南西北上下六极,地有金木...

    分类:+学习 阅读:7 次 评论:0 发布时间:2025-04-22
  • 天道的运行没有阻碍,所以万物能够生成;帝道的运行没有阻碍,所以天下能够归顺;圣道的运行没有阻碍,所以四海之内的能够信服。明白天道,通晓圣道,能够在任何地方、任何时间都推行帝王之德的人,都是自然而为,他们外表浑然无知,内心无不宁静。圣人的宁静,并非说宁静很好,所以刻意去宁静;而是万物不足以扰乱他们的心,所以宁静。水静,能够照出人的容貌;水平,能够作为衡量标准,高明的工匠都取法其中的道理。水平静尚且能够澄明,何况是人的精神呢?圣人的心宁静,...

    分类:+学习 阅读:4 次 评论:0 发布时间:2025-04-22
  • 今天这期,我们继续来讲《庄子·天地》篇。首先,来看下面这则寓言。将闾葂去见季彻说:“鲁君跟我说:‘请教授治国的方法。’我拒绝但未被批准,便告诉了他,不知道正确与否,请你指点一二。我跟鲁君说:‘必须践行恭俭之道,拔擢公正忠实的下属,不能有所偏私,如此百姓谁敢不服呢!’”季彻听后弯腰大笑说:“像先生所说的那样,对于帝王之德来说,就像螳臂当车,必然无法胜任啊。况且如果是这样,就是将自己置身于高处。你在高台之上展示的东西多了,那么前来迎合讨巧之...

    分类:+学习 阅读:4 次 评论:0 发布时间:2025-04-22
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