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《知北游》是庄子外篇最后一篇,主题在于论述什么是道,以及如何认识大道。原文共有十一则寓言,我节选了其中重要的三则为大家介绍。先来看第一则。有个叫做知的人,向北方游历,来到玄水的岸边,登上名叫隐弅的山,遇到一个叫做无为谓的人。知代表运用心智的世俗之人,无为谓代表无为无言的得道之人。这个叫做知的人,就问无为谓,怎样思考才能知晓大道,怎样去行事,才算是符合大道?用什么方法,才能获得大道?连问三个问题,无为谓都没有回答,因为他根本不知道怎么去回...

    分类:+学习 阅读:10 次 评论:0 发布时间:2025-04-22
  • 今天这期,我们来讲《庄子·外篇》中《田子方》这一篇。原文共有十一则寓言,我节选了其中六则为大家介绍。先来看第一则。田子方陪坐在魏文侯旁边,多次称赞谿工这个人。文侯问:“谿工,是你的老师吗?”子方说:“不是,是我的老乡。因为他对于大道很有见解,所以我称赞他。”文侯又问:“那你没有老师吗?”子方说:“有啊。”文侯问:“你的老师是谁呢?”子方说:“东郭顺子。”文侯说:“那先生为什么没有称赞他呢?”子方说:“他为人真朴,常人外貌却有一颗天心,顺...

    分类:+学习 阅读:10 次 评论:0 发布时间:2025-04-22
  • 今天为大家介绍《庄子·山木》这一篇文章,共九则寓言,先来看第一则。庄子走在山中,看见一棵大树,枝叶繁茂,但伐木人却停在旁边不去砍它。庄子问其中缘故,对方回答:“没什么用。”庄子说:“这棵树因为‘不材’而能活到天年啊。”庄子从山中出来,在老朋友家歇脚。老朋友很开心,让童仆杀雁来招待他。童仆问:“有一只能鸣叫,有一只不能鸣叫,请问杀哪只?”主人说:“杀不能鸣叫的那只。”弟子问庄子:“昨天山中那棵树,因为‘不材’得以活到天年;如今主人家那只雁...

    分类:+学习 阅读:7 次 评论:0 发布时间:2025-04-22
  • 通达生命真相的人,不追求生命中所不必要的东西;通达命运真相的人,不追求命运中无可奈何的事情。保养形体的前提,是必须要有物质,但物质富余却不能保养形体的人,也是存在的;保有生命的前提,是必须不能离散形体,然而形体没有离散,却失去生命的人,也是存在的。生命的到来无法拒绝,逝去无法阻止。可悲啊,世俗之人认为只要保养形体,就能够保存生命;若保养形体果真不足以保存生命,那么这世上还有什么值得去做呢!虽然保养形体并不足以保存生命,但其作为不得不做的...

    分类:+学习 阅读:5 次 评论:0 发布时间:2025-04-22
  • 天下有最极致的快乐吗?有养活身心的方法吗?如果有,该做什么,不做什么呢?该躲避什么,又该接触什么呢?该追求什么,又该舍弃什么呢?该喜欢什么,又该厌恶什么呢?天下人所尊崇的,是富有、尊贵、长寿、善名;所享受的,是身体安逸、可口的味道、漂亮的衣物、动听的声音、美丽的色相;所鄙弃的,是贫穷、卑贱、短命、恶名;所愁苦的,是身体不安逸,尝不到可口的味道,穿不上漂亮的衣物,看不到美丽的色相,听不见悦耳的声音。如果无法得到这些,便大为忧惧,这样活着,...

    分类:+学习 阅读:6 次 评论:0 发布时间:2025-04-22
  • 《秋水》是《庄子》外杂篇中,风格和思想与《内篇》七篇最为接近的一篇,也是《庄子》最脍炙人口的篇章之一,其灵动与壮阔同在,浪漫与思辨并存,实为难得的佳作,让我们去好好欣赏一番。秋汛时节,大小河流的水灌入黄河。水势之浩大,两岸、沙洲之间一片苍茫,分不清是牛是马在那里活动。于是河伯沾沾自喜,以为自己拥有天下最壮美的一切。但当他顺着水流往东走,来到无边无际的北海时,他这才收起了得意的神情。他仰着头向北海若感叹道:“俗话说,听闻许多道理,认为谁都...

    分类:+学习 阅读:6 次 评论:0 发布时间:2025-04-22
二维码